校友风采
上海财经大学MPA校友访谈录(第13期 总编号17)
发布时间:2021-03-18 浏览次数:166

他的激情自带光芒

 

——记08级嘉兴校友高峰

 

【编者按】外表英武之气,内心丰富细腻。今年进入不惑之年的高峰激情不减,正如他攻读MPA时很少缺课一样,校友会大大小小的活动,不论线下的现场参与,还是线上的呐喊助威,但凡校友会群内出现闪光点,他都发自内心去呼应。激情跃动的背后是对上财经历的尊重,是对成长需求的渴望,是对世间友情的珍惜,是对完美追求的欣赏。在凤凰楼前,在香樟树下,在绿茵场上,都可见他执着的风采。他的激情不因世相的过往而改变,也不因年龄的增长而消散。他是个掏心窝子的人,没有过多修饰,自带光芒。

 

【校友简介】高峰,男,1977年3月26日出生,浙江嘉善人,中共党员。1997年7月毕业于浙江省嘉兴卫生学校(嘉兴学院医学院)医士专业。之后,留校任教,曾任学生处副处长,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2010年3月,完成上海财经大学MPA学业,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浙江省嘉兴市总工会财务部部长。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获三等功一次。

 

【正文】

 

    这个国庆中秋长假后的第一天,高峰在上海财大建校100周年庆典日校友活动的预约终端认真地进行确认操作。“庆典日一定来!”有关上海财大的事,他从不懈怠,更何况是母校的百年大典。

      

上财情  全情投入的有心人

 

   在高峰众多的微信群中,“上海财大MPA校友会群”被设置为“置顶聊天”,在互动中始终占据着最高的位置。攻读MPA期间,他几乎是满勤上课,严格来说,是满负荷出勤,因为除了完成表上规定的课程,他趁周日没课的时候顺便听听校内的讲座。尽管毕业7年,但班级53个同学名字他基本都能准确无误叫出来……

 

推广财大,责无旁贷

 

     报考上海财大之前,不乏其他院校在嘉兴当地也设有MPA教学点,之所以舍近求远选择上财,主要是出于专业考虑,财大毕竟有这方面的优势。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逼自己一下,异地读书图个安静,学点儿真东西,长点儿真本事。当然,对他来说,从繁忙的工作状态暂缓解脱出来,享受一下上海财大原汁原味校园的生活也不啻是个福利。

 

     说起那些年在财大读书的日子,高峰侃侃而谈。每逢周五,他安顿好公务,背起书包,乘上1个小时左右火车至上海南站,再转45分钟的轻轨至赤峰路站,进入中山北一路369校区。在他眼里。这里尽管面积不大,但小而精致,闹中取静。校园餐厅的饭菜可口,超市里咖啡飘香,图书馆里寂静安逸,报告厅里气氛热烈。两年间,他住过369校区的学生宿舍,也住过校外的旅馆;有凌晨3点从家里起来赶至学校参加活动的匆忙,也有从学校下课后晚间11点才到家的疲劳。往事如昨,历历在目。“回想起来,那真是一种美好。”

 

     “话说财大的老师,虽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但他们共有为人师表的风范,厚德博学的气质”,高峰如此评价。

 

     高峰记得,有一次上公共关系课,课间他有事情晚到了五分钟。而那天授课的王蔷老师所讲案例怡恰讲到“主持会议时遇到迟到的参会人员如何化解尴尬”。高峰的出现,令大家笑作一团。高峰有点不好意思,当时想,“要么王老师会提出批评?要么会像没发生什么事一样接着讲课?”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只见王老师保持着一如既往微笑,平静地说:“看得出,我们同学有互动意识,有参与感,直接‘配合’老师所讲内容。”此言一出,众人心领神会,高峰更是暗翘拇指,心悦诚服,安然入座,然后以全神贯注的状态继续“配合”老师讲授接下来的课程。

 

     高峰还记得,杨大楷老师幽默诙谐的讲课风格,他的课往往聚焦着超高的人气,他的“粉丝”基本是财迷;宋健敏老师扎实的理论功底,精彩的案例对比,再加上亲和的沟通艺术,展现着独特的人格魅力;曾纪茂老师博览群书,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分析常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每堂课都给大家留有记忆点;蒋群英老师的英文发音标准,音色流利优美,经常在授课中“宽容”地进行中英文转换。还有,美女班主任叶露,“她用她的青春点亮我们的青春,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她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竭尽心力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了我们短短两年的研究生生活……

 

 

同窗小伙伴,至少每年聚一次

 

     两年的MPA时光,高峰也结交了不少同学。当时班里按地区分成若干组,课堂上以此为单位进行讨论,课堂外也以此进行联谊活动。2008年,在上海炙热的夏天,他们组内的5位同学举家“乘上飞机去内蒙,站在草原看财大”……至今,他们小组仍能保证每年聚会一次的传统。

 

跨界说  触类旁通的挑战者

 

     高峰是一个爱折腾的人,每一次的折腾几乎都是从零开始。

 

     1993年9月高峰考入浙江省嘉兴卫生学校医士专业,1997年8月留校任教,从事学生招生和就业工作。从1998年开始到2005年,高峰就通过自学、函授的学习,取得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科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基础层面的夯实,使他在思考上增加了厚度。2008年底,一次机缘的变化,高峰从嘉兴学院调入嘉兴市总工会办公室,从事工会新闻报道和文字信息编写工作,主要是向中华全国总工会、浙江省总工会及嘉兴市政府办公室信息处编写、报送全市工会系统各类信息稿件。囿于专业的差异,刚到工会那会儿,机关公文写作对高峰来说是有压力的,好在成长有需求,好在身上有冲劲。

 

     “公文及公务新闻的写作有章可循,不仅仅表现于对文字的运用要稔熟于心,更要对本职工作的规律有参透洞穿的理解。前者是形,后者是神,神行兼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高峰对此深有体会。有时,为了写好一篇信息,常常字斟句酌到半夜。甚至在凌晨两三点,也常来灵感,立马下意识地起床及时记录,顺着灵感开写,一直到天亮。高峰的自我要求很高,原本自己写好的内容往往自我否定,全篇颠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

 

     渐渐地,他摸出点门路,也找到些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很有深度,言之有物,有很强参考价值;比如,《人民日报》和地方党报的社论就很有高度,耐人寻味;再比如,一些名家的经典著作也值得悉心研读,用心推敲,像邓拓的《燕山夜话》、郭超人的《喉舌论》、梁衡的‘新闻三部曲’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高峰所写信息稿件数量上慢慢增多,质量上不断提升。每年由他本人撰写发表在省级以上的报纸、杂志上的新闻报道、信息稿件就超过30余篇。其间,有相当一部分稿件获得浙江省级领导的批示,还有一些报告成为全省工会经验交流的典型材料。这是嘉兴市总工会一段时期以来,在新闻信息工作取得的最好成绩。为此,高峰一度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杂志评为优秀通讯员。

 

深入基层工会是常态

 

     2013年初,因工作需要被交流到财务部,担任主持工作的副部长。虽然这对他来讲,又是一个全新领域的挑战。但凭借在办公室写作期间所形成的扎实积累,凭借财务方面的专业学习和对新岗位的责任心,高峰又跨过了一道坎儿。这中间,他专门就《工会会计制度》、《会计操作实务》、《工会基层经费收支使用管理办法》等业务资料全天候进行恶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同时主动向科室同事请教。近年来,在驾驭岗位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推动了市本级工会经费税务代收,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工会发展的经费收缴问题;完善制定了《嘉兴市总工会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办法(试行)》、《嘉兴市总工会采购管理办法》等单位层面内控制度;完善了县(市区)工会、产业(系统)工会、直属基层工会经费回拨补助机制等等。 

 

     去年,高峰及其财务部门争取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市总工会机关工作人员和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人员经费由政府财政全额保障,形成了政府对工会工作支持的长效机制。连续四年,高峰所在部门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市级工会财务先进单位。

 

捉贼记  见义勇为的硬汉子

 

     高峰侠肝义胆,豪气十足,爱打抱不平。采访期间,听到了他两次捉贼的经历,尽管情节雷同,但个中感受耐人寻味。

 

     那还是在十年前,盛夏的某一天,高峰和同事在外面吃中饭,当时,餐馆内顾客嘈杂人多,没等坐定,就听到有人喊,“有人抢包啦,抓小偷啊!”。他回头一看,呼叫的是个女孩儿,显然是受到了惊吓,急得直哭。抢包者人高马大,快速逃窜。当时周围的人显然没反应过来,都在现场观望,女孩儿显然很无助。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这倒让小偷没有顾忌,放慢了脚步。当时,高峰本能地起身反应去追,边追边喊“抓前面那个抢包的!”跑了大概500米,对方显然跑不动了。高峰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赶上了小愉,把他逼他到死胡同。警察闻讯赶到,小偷束手就擒,失主千恩万谢,高峰委婉谢绝,默默离开。

 

     无独有偶。在他刚留校工作的期间,也有类似事情发生。一天晚上,他和其他几个老师在传达室值班,有几个男生神情紧张地跑过来,说寝室里有外面的人在偷东西,而且是带着铁棍有备而来的。闻听此事,他立即和同事一起向对面校区的寝室跑去,正好与那两个窃贼碰个正着,当即,他和同事、学生一起追上去。慌了神的小偷开始分散逃跑。由于他和学生人多势众,很快逮住了其中一人,另一个则被逼得跳进了一旁的河道,结果也被水上巡逻船上的警察给抓住,一起扭送到派出所。

 

练就好身板儿,捉贼有底气

 

     高峰说,两次捉贼,一次几乎是孤助无援,一次是师生一齐发力。结果相同,但过程有别。在当下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坊间对见义勇为的提法有着更人性化的理解,比如有说,见义勇为的前提是面对歹徒要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而高峰的想法是,即便缺少这种能力,但可以抱团形成声势,东风必能压倒西风,否则,好人成了孤家寡人,英雄流血又流泪,没有人会在危急时刻冲上前去,这才是社会的悲哀。

 

足球狂  绿茵场上的真球迷

 

     无须翻阅资料,也不用百度搜索,有关足球那些事,高峰都如数家珍,脱口而出,甚至一些经典赛事他的记忆能精确到时间、地点、人物及当时攻守双方的战术,聊起来基本没有误差。一个不折不扣的真球迷。

 

     高峰看球起点是90年代初在他读初中时央视播放的意甲联赛。至于世界杯赛的收视记忆则已有六届。他清楚地记得,读中专时恰逢美国世界杯,由于时差,他们当时要凌晨2点钟起床看球,而事前还要和收发室老师傅打好招呼,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打开闭路电视。然后,球迷们带上席子、毯子聚集于公共教室,每次都有百十来号人。“看球就得人多才有意思”,高峰说。“当时,我们收看的就是传统的那种躯身庞大的显像管电视机,还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平板电视,解说还是宋世雄、孙正平和韩乔生那一拨。当时大家看得起劲儿,连长吁短叹、嬉笑怒骂的节奏都是同步的。要是进了球就更兴奋了,喊好的、跺脚的、拍桌子的,声声震耳。结果是邻舍寝室没看球的同学被吵得没睡好,看球的同学也因兴奋睡的少。尤其还临近期末,第二天上课没几个不打盹儿的。”

 

足球,他的挚爱,他的快乐

 

     看球也踢球。“即便参加工作后,闲遐时光也没停止踢球,在当地一些‘民间组织’自发组织足球联赛中当仁不让。说实话,在技术上真不敢说有多牛,但仰仗着体力好,所以一直‘司职’后腰位置,我是满场跑的那种”。不幸的是,2009年一次比赛中右膝内侧副韧带撕裂,打上石膏,在床上趟了一个多月,就此“告别”了一段球场。恢复后痴迷所致,重返赛场,但平时只能参加嘉兴市四五十岁的‘老年队’了,那个节奏慢,游刃有余。”在高峰的足球记忆中,“在上海财大读书期间,08级和09级还有过几次绿荫场上的过招,输赢并不重要,和校友一起玩儿,就图个开心!”

 

     “中国的球迷很苦,不论是意甲,还是德甲,还是英超,都是需要起早贪黑的,这只是辛苦而已,权作兴趣所致。但真正的‘心’苦总是没完没了,成了常态。近十几年来,国足不争气,尤其在进军世界杯的征战中屡屡止步。中国的球迷一直在欣赏别人球技中成长,在欣赏别人的甜中咀嚼自己的苦。这不,上个月中国队再次功亏一篑,惨遭淘汰。”

 

     当个人爱好与举国战略能联系在一起,那也是醉了。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其中将足球改革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此,高峰认为,这对球迷而言是件振奋的事情,这意味着能欣赏到更高质量的球赛,将足球的魅力真正释放出来。

 

     采访最后,当问及最欣赏的球星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意大利的马尔蒂尼!”原因很简单:“他的职业生涯只效力AC米兰一家俱乐部。因为忠诚!”(完)

 

     【寄语母校百年校庆】百年财大,桃李芬芳,继往开来,续写辉煌。

 

                                                                                                                                    (撰稿 杨海滨)

 

Tel: +86 021 65908896

Email: mpa@mail.shufe.edu.cn

地址:上海市武川路111号上海财经大学凤凰楼201室

© 版权所有 上海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